访新加坡侨首成立超先生
这次,新加坡的广西籍侨首成立超先生是与泰国广西籍侨首饶培中一起到达桂林,桂林市的媒体记者自然同时慕名也采访了他——

左为新加坡侨首成立超先生,右为记者
问起他究竟来过桂林多少次?这位依然充满健康活力和清晰思维的八旬老人爽朗地笑起来,“对不起,次数多得我实在记不清了······”
不要误解为这位已满82岁的老人是否存在记忆衰退,至今,作为世界广西同乡会创始人之一,世界广西同乡会主席的他,日常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精神抖擞地奔走于世界各国广西华人社团与侨首之间,所到之处都可听到他的嗓音高亢、见到他毫无倦意的身影。额头脸颊上那道道记载他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尽沧桑的皱纹,伴随他那不断发出的爽朗大笑声,更能折射他身上那一股大写、活写的“广西佬冇得怕!”百折不饶、踏实苦干的豪气。
成老192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947年回国读书,1949年底,长期在马国打拼的父亲回到家乡,自己留在老家守着几亩农田家产,叫成立超先生又回到新加坡(当时新加坡还属于马国)打理产业。用成立超先生的话来形容:他去国外成为小业主,父亲留在祖国成了大地主。
1977年底,已经50岁的成先生首次回到故乡容县,阔别将近30年的父子重逢时泪眼濛濛,难得地是,父亲作为一个不许乱说乱动的地主分子,历尽土改、大饥荒、文革的“磨炼”身体依然健康。(成老的父亲寿至81岁,其家族可谓遗传有长寿基因)。在海外的几十年里,由于60年代拍摄的影片《刘三姐》一直在东南亚地区热播,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一直在海外广西人心目中萦绕,想到今后与家人聚少别多,成先生带上年近80岁的老父来到桂林游览。此行给他和老父都留下美的感受,从那以后,他自己又多次带着海外亲友来到桂林;再以后,他发动或带着大批新加坡广西籍华人来桂林,借助他在海外的侨领名望,东南亚各国的广西籍华人来到了桂林,大量不是广西籍的华人也来到了桂林。
成老还感慨地说:桂林和整个广西这30年的巨大变化,也使他这个海外游子感受到祖国逐步走向了政治昌明和政策开放。他清楚记得,他第一次回国探亲的时候,不仅所在国有关部门谨慎地审批,不少人还“好心”地为之担心或劝阻。从香港进入罗湖桥这边时,他清楚地记得先后有7个人请他陈述自己海内外亲人情况或回乡理由,然后将他讲述的一切详细地填写到一种表格里;进到广州、回到家乡甚至来到桂林旅游时,每进入或离开一个城市,都得本人前往向当地公安部门登记。
进入80年代后,由于成立超先生在东南亚一带的名望很高,自治区政府向他发出邀请函,请他桂林参加由区政府举办的“海外广西华人回乡恳亲暨经贸洽谈会”,当年的全区外贸暨招商引资洽谈会也设在桂林市召开。自治区和桂林市的领导与他和到会海外华人会面交谈时,都是这样勉励他:多动员新马泰三国的广西籍海外乡亲以投资或经贸合作方式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出力。项目成功与否不重要,先从方便他们回乡,来桂林旅游做起吧。成老随后带来或介绍来桂林的客人,果然都受到热情接待,外籍人入境后还得在食宿方面进行登记的做法,也逐步从可由有关接待部门代劳完成到最后彻底取消。
讲起这一切昔日之诸多不便,成老仍开朗地笑着说:我记得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是华国锋,当年祖国面临的国际大环境与今日相比也大不相同,政策没有今天那么开放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想来当年我是思乡心切,思父情深,带有几分冒险精神回到家乡,来到桂林的;美丽的桂林也给我和父亲感到了欢愉,忘记了当年的许多不适或不便。随后我把自己在新加坡的亲人也安排了先回祖籍容县探亲而后到桂林旅游的行程。而向那些已经没有至亲留在家乡的容县籍人士如此建议和动员时,他们总是问,去那里好玩吗?那里“方便”吗?后来这些经他引荐或带领来过桂林的新加坡华人,最后都加入到他宣传同盟军行列,他们也向自己的亲友鼓动来桂林旅游时,都异口同声地说:桂林真的好玩!在桂林一切都很方便!

左前5为新加坡侨首成立超先生
成立超先生作为一位主席,每逢各国广西籍侨首聚会或各年会会议上,他都是像这张照片上的场景一样,由他这位男子汉坐(站)在中间的席位上(借喻英语“主席”一词意译)。成老不仅被东南亚各国的同乡会侨首视为德高望重的师长,至今各国同乡会侨首聚会遇有疑难或争议不下的的话题时,与会者都习惯将目光转向他:请成乡长(主席)话事!那一段时期,马国或泰国同乡会侨首或乡亲们来新加坡开会走访或成老去这两国时,都会听到成主席在宣传动员回故乡、游桂林一事。
马、泰两国的乡亲从新加坡国来过桂林的乡亲们异口同声地“桂林真的好玩、真的方便!”喝彩声中受到鼓动,先是泰国的同乡会乡亲来到了桂林,当时副会长封家正(后任会长)是泰国最大的鳄鱼和老虎养殖老板,还萌发了在桂林投建一所集养殖和观光为一体的企业的念头,(后自治区有关部门闻知与封家正先生商讨建议将此项目放到计划成为东盟会都市的南宁去),再以后,泰国的广西总会发动组织了大批的泰国广西籍乡亲涌进了桂林;马国的广西总会也如此效仿行动起来。
大批的容县、玉林籍海外华人纷纷涌回了故乡,每一个回过故乡的人,都没有放弃一定顺道来桂林旅游的机会。全球桂籍华人华侨的乡情乡谊增强,更好地密切与广西的联系和支持广西建设。据介绍,仅容县,近年来每年侨胞汇款或携带回来的资金就有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用于办学校和医院,修桥铺路、设立教育奖学基金等累计逾千万元。而整个玉林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侨资企业已达200多家,引进外资30多亿元,年产值4亿多元,年上缴税收3800万元。新加坡华人到广西投资建成了南宁的瑞士花园、新加坡城等。一方人士、特别是当地政府官员,一般自然注重每一个海外华人回到国内的投资额度高,产值税收大来评价这个海外华人的贡献和荣誉。以上在广西的投资项目或金额中,成老所占比例也很少;但是玉林、容县侨乡乃至自治区政府,都公认以上业绩或效益的取得,与成老的积极宣传祖国和母省的开放政策、推动海外华人回乡探亲观光的做法及影响力是密不可分地。自治区政府授予了他为海外顾问的任职书。
我想,如果桂林评选旅游业最佳促销明星,应该将成立超先生的名字列在榜首。
最难得地是:成老是用一种义工的方式来进行以上活动的,往返飞机票或住宿费,都是自己掏腰包。他常说的一句话:“钱财身外物,惟有情意心中留”,论及个人现有财产身家,成老在所有广西籍侨首中可能是偏低的;但他在新加坡设立奖学金激励青年一代发奋向上,设立敬老度岁金让老年人安度晚年。1999年为购置广西暨高州新会馆大厦,他不但捐资最多,还亲自登门拜访各董事和会员募捐。就连子女婚嫁及自己的结婚纪念活动所得贺仪,他也大笔转赠东南亚各国广西同乡会以作公用。在国内,容县创建“侨乡广场华侨历史文化长廊”,他不但带头捐资,还发动各位乡贤捐助。容县近年来返乡探亲的华人华侨日益增多,为方便县侨办接送侨胞,成先生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的广西同乡会侨领黄敏全、吕天保、黄兑芳等联名,倡议大家并自己带头捐资20多万元人民币,于2004年为容县侨办购置了一辆交通运输车。仗义疏财,除捐资助学广西外,还号召海外宗亲捐资建造了广东潮州“三英学校”和江西赣州“东田学校”。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行善积德,成先生其所以能深受拥戴,当以其具有高洁的品格及其行为所致。
成老接受完记者采访时,又是爽朗地笑声说道,现在来桂林不仅是食宿交通条件已经相当舒适方便;景点景区建设和一些公寓小区的布局规划,令人感到已经接近新加坡城这样的国际都市的风格和水准,像两江四湖这样的景点,更是美轮美奂得令人目不暇接。你能数得出今后我还会来桂林多少次吗?。
我们相信成老那健康快乐的身影会永远不断闪现在美丽的桂林山城里。(文章来源于《深港红叶的BLOG》成立超乡长是今年5月13日从新加坡飞广西南宁市的,14——16在桂林市出席会议,17——19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安排考察活动,20日返回新加坡。)